过去20年来,伊拉克饱受战乱之苦、制裁之累,靠石油换食品艰难度日。经过近13年的制裁,伊拉克生产能力严重下降,基础设施十分落后,人们的生活水平严重倒退,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也因此加剧。因此,如何迅速恢复伊拉克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一大挑战。 战后重建的第一要务是2500万人的吃、穿、用的供应。无疑,中国商品物美价廉,非常适合伊拉克市场的需求,一些中低档消费品更具竞争力。轻工、纺织、粮食、肉类、罐头食品、建筑材料、机电产品将是我们的优势所在。那么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伊拉克市场中,掏到金子呢?在回答上面的问题前,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伊重建急需的商品和服务。 伊重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如下五大类: 一、石油领域 伊拉克石油储量丰富,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1125亿桶,仅次于沙特,居世界第二位。作为伊重建的重中之重,伊当局将集中精力加大新油田的勘探和开发,增加石油开采量,扩大石油出口,换取更多的美元,用于重建投资。该领域的重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新油田的勘探开发;现有油田的更新改造;输油管道的更新换代;石油运输设备的采购(大型油轮采购);炼油厂的新建和扩建;石化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。对于该领域,由于政府干涉较多,普通中国商人可参与的程度不高,但可在一些相关设备、器件等投资上找切入点。 二、基础设施建设 伊拉克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,以巴格达为轴心,在巴士拉和拜其、巴库巴和约旦交界的瓦里德之间,有高速公路相连接,形成南北和东西两条主干线,但由于多年遭受战争破坏,需要大规模铺修。伊小城镇之间的公路年久失修,交通不畅,扩建和新建道路也是当务之急。伊拉克沿流域很多桥梁被炸毁,很多河段没有桥梁,因此,将有大量桥梁建设工程上马。城区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城区道路改造、上下水道疏浚、街道路面拓宽、写字楼和商铺的重建等。这一类需要重建的部分包括:重建、扩建、修复发电厂,架设和修复输电线路、变压电站;新建、修建自来水厂,铺设输水管道;新建和修复道路与桥梁;城市建设;通讯设施建设等等。 三、工业建设 伊拉克受资源限制,加之长期经受制裁,工业门类不多,产品单一,主要以石油上下游产品和基本建筑材料为主,设备陈旧老化,亟待更新改造,建立以下新的生产工业:小家电生产企业;自行车、缝纫机类产品生产企业;各种管道、阀门生产企业;建筑装饰材料生产企业;电池、蓄电池生产企业;服装、鞋类加工企业。 四、农业设备 由于连年制裁,政府无暇顾及,长期没有资金投入,造成伊拉克水利渠道失修,灌溉设施过时,农业机械缺乏,农作物品种严重退化,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。而且与伊拉克毗邻的海湾国家严重缺水,农产品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,所以伊拉克的农牧渔业产品有非常广阔的销售市场,发展潜力很大。目前伊急需水泵、水管、喷头等喷灌设备;各种农药和杀虫剂;农作物种子;奶牛养殖及其繁殖;乳制品加工设备;鸟、鱼、家禽、家畜养殖饲料;渔具(钓鱼竿、鱼钩、鱼饵等)。 五、其他 伊急需的商品中,电器产品主要为普通彩色电视机、冰箱、冰柜、空调。伊拉克为热带沙漠气候,空调冰箱为必备电器。此外,伊拉克石油丰富,电费很低,其它日用小家电如微波炉、烤箱、电饭锅、电熨斗等,都有非常好的市场。电子产品主要为移动电话、电话、传真机等。通讯产品主要为各种型号的交换机,移动微波发射机等。建筑装饰材料方面,伊拉克除生产水泥、砖石以外,其他建筑材料必须依赖进口,其中主要为建筑钢筋、墙面砖、地面砖、铝合金建材等。
那么如何在伊拉克重建工作中,发挥中国商人的优势,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呢? 一、充分发挥科威特的转口优势 扩大我商品出口 科威特在历史上同伊拉克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,科威特成为保证伊拉克战后商品供应的转口热点。我国企业应未雨绸缪,加强同科威特客商的联系,更多地获取市场信息。中科贸易发展很快,中国的出口额已排在科威特进口国的第四位。近年来,在科威特掀起一股经营中国商品的热潮。科威特企业信誉较好,支付能力强,经营规范,近来一些有实力的公司也将进口采购转向中国。这些有利的条件,势必为中国企业参与战后重建起到一定作用。 二、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工程承包优势 同科威特承包商一起开发重建项目 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工程承包、劳务合作历史悠久,享有盛誉。海湾战争后,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港、中建、江苏国际等公司在科威特承建了一些有影响的项目,在科威特战后重建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。这些公司与当地的代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,对参与国际招标、工程建设管理具备相当的经验,对当地的工程操作规程、法律法规熟悉,技术过硬,可涉足石油上下游领域、港口建设、路桥、电站、水利、公路、市政建设、通讯等多个领域。我国企业具备了参与伊拉克重建的资格和条件。当务之急是加强与科重点承包商的联系,互通信息,缔结合作关系,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,同科商一起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拿订单,拿项目。
|